返回首页

思想品德“内容活动化 活动内容化”设计探—钟 华

作者: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 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09-10-01 00:00

  摘要:“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即把教学内容寓于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内容活动化 活动内容化”;真实世界;情感体验。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方式、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等越来越予以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人们认同并付诸实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情、信、意、行,是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着眼于呈现方式这个重要环节的创新,我们对“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设计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探究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生活是学生的真实世界,从生活中选取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基于生活的感受而又不拘于生活的细节,是我们设置探究活动的一个基本思路,也是我们对课程标准提出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的理解。例如,在讲到“责任”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行之有效的探究活动。
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怎么觉得那么累啊?妈妈总是要我考出好成绩,她只要我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当班长的事情又那么多;我喜欢唱歌,报名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却很少有时间去排练。
小红哪些责任是她主动承担的?哪些责任是她被动承担的?
她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类似这样的冲突,结合这些冲突引发学生思考自己所负的责任,引导他们学会在矛盾冲突中作出合理的选择,主动承担应负的责任,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兴趣、对知识的感悟,都有赖于情感的支撑。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思想品德就不会成为外在的附属物而是心灵的雨露阳光。找准学生对于家庭、集体、民族、国家等方面的知识,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例如,在讲到两岸统一问题时,我们结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
有人说:“《乡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国各族人民在情感、民俗习惯和心理上相互认同,血肉相连的文化气息。”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国的民族意识之中,《乡愁》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现代诠释。”
还有人说:“哪里是乡愁,明明是国愁。”
你是如何解读这首诗的?请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两岸统一不仅关系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这是因为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这种“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情感的著名诗句一直深深地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教材从共同的先祖、共同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民族感情等方面,引导学生领会《乡愁》这首诗的内在意蕴,既能开阔学生的探究思路,链接学生多方面的背景知识、又能比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锻炼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如动手收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说到底,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但不可以否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相对来说比较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我们有意识地在教材中加强了这一环节。一项研究任务、一次调查研究、一个广告设计等,都是锻炼学生设计、思考、分析、行动的好机会,也是认识自我价值、发现自我潜能、展示自我形象的好机会。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德育课程特别关注的内容目标。如何从教材编写上突出这一目标的设置与实施,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表现、潜能得以充分发掘?探究活动也许是一个窗口吧。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放飞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以点燃其创新之火、绽放其天赋之花。例如,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展示自己“城市形象规划”,以展示未来城市,并形成良好人居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世界密切关注世博会的今天,让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为世博会献上一份“城市形象规划”的厚礼。
(五)把握自行生成和发展的知识
相对确定的知识、师生互动生成的知识、教师已有的知识,共同组成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体系。与以前相比,教材更为关注通过师生互动而自行生成新知识,其比重有所增加。例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
“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素质还提出了哪些要求?例如:具体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开放胸怀”。
经历这一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可以从终身学习的能力、世界眼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等方面进行探究,这种探究活动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避免简单化地作定义式的解读;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学生尝试探究的过程中,体现诱导性、引领性、创造性。
二、探究活动推进获取知识过程的演进,是我们设计探究活动的重要追求。从一段正文过度到另一段正文既是知识本身内在逻辑推进的过程,也是活动推进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一致的。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框为例。首先,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文,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请用具体任务或事件加以说明。
鲁迅先生这一段论述为大家所熟知,富有感染力,而且切合“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围绕这一论述,我们从抽象和具体两个层面设计了上述问题。探究时,教师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中国的脊梁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哪些作用?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何作用?你还能找到类似的论述吗?这样就能链接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经过这样一个自我设计问题、开发思维、展开讨论和辨析的过程,学生能获得诸多新的感悟和体验。
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从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脉相承等方面帮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教材指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源泉。”
通过探究,学生已经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巨大力量。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得以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教材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设计下了如下活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上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当年率领红军长征的毛泽东说:“长征时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你能把握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学生对长征的时间、过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都有所理解。但是,对于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等问题却没有进行过探究。教师凭借学生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从多方面进行体验、感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升华,就比较容易达成如下教学目标:一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学要求设计更为丰富多彩的情境,激活学生思考。例如,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还能举出哪些类似长征这样丰富发展民族精神的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长征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这样更切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相关的目标要求、过程步骤与学生的兴趣统一起来。这样就能顺理成章地进行探究,与教材的知识逻辑一致起来,学生的思维逻辑就自然过渡到下一要讲的内容。
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这一目的活动设计来看,活动所涉及的材料包含经典名言、历史典故、党的光荣奋斗史等方面,探究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样设计,意在多维度地链接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寓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于具体材料和学生的体验、感悟之中,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这一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活动都承载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活动探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基于一定的情境发散思维、生成知识、自我发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离开了活动中内蕴的教学目标,不能引导学生自我推理并生成新的知识,忽视了内容,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内容生活化与活动内容化”。
结合这一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活动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的是由浅入深的关系。细细体会,还可以看出,这种活动之间的联系往往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程度的类似之处。
“内容生活化与活动内容化”是我们在新一轮德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始终努力的方向,是着力推进教学方式转变,是贯彻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明确探究的目的和过程,结合教育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摸索出好的方法;面对教材内容进行活动。开展活动课教学。以人为本,在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探究的过程,是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形成观点,找到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还是一场实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成功的方法往往不是在实验之前,而是反复实验之后。既然是实验,就有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在犯错误的基础上前进。而要这样做,就要请老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鼓励学生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交流探讨,鼓励学生敢于与自己平等交流、争论,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婴儿是在母亲的鼓励下学会走路的,学生是在教师的鼓励声中走向成功的。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肯定自我,让他们陶醉在自我探究的喜悦之中,也就点燃了学生的探究之火,开启了他们走向成功大门。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