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文化作为一种力,即“文化力”,对一个组织乃至一个社会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学校文化也不例外,它作为学校特有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如果对学校文化的内涵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盲目谈学校文化建设,只能是零零碎碎地谈一些形式和表象;如果对学校文化的内涵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盲目抓学校文化建设,只能抓一些皮毛,不可能抓住根本。所以,正确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是抓好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
(一)文化
1、文化的定义
《美国传统词典》解释为:文化是广泛传承的行为规范、信仰、制度和所有其他人类劳动及思想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功能
文化部孙家正部长说: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定义
最早关注“学校文化”概念的应该是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他在1932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学校文化”这个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国内则是在1986年的上海“学校文化理论研讨会”上初次正式提出并得到公认。
如果非要给学校文化下定义,应为:“在校园内,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创造出来的,并为师生认同和遵循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总和。”
2、学校文化的本质
从文化的角度来观察学校,学校的一切场所、一切活动无不包含和表现出学校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全校师生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学校文化的本质是影响、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3、学校文化的功能
学校文化是在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因而具有影响功能、规范功能和凝聚功能。
4、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与方向的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与特色的引领。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5、学校文化的内容
一般认为,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二、实验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物质文化建设的实践
1、实验人共同创造物质文化成果
首先是节约。实验学校全员形成了节约意识,号召师生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各种备品等物资由所需部门进行初次询价,填写采购单,注明型号、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二次询价后再审批,这就保证了所有采购物品价格最低、质量最优。我校将节约下来的钱集中使用,做对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有意义的事情。如校园的绿化、美化、领操台的建造和楼廊文化建设等。
其次是创造。我们集中大家的智慧,以最小的投入共同创造了达到极致的物质文化成果。学校每一项工程的操作流程都是:校工程组市场询价——书记和财务人员二次市场询价——与承包商具体商谈,用最低的投入,做最好的工程。如学校建的五个实验室和两个计算机教室等,都是省内一流的,但花钱却是最少的。
2、实验人共同享受物质文化成果
有创造,就会有享受。每个人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在享受着自己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实验学校的老师工作很累,如何让老师“安心工作、舒心工作、用心工作、健康工作”成为了学校的重要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师生享受温馨的校园带给大家身心的愉悦。
其二,教师享用学校提供的成本价的早餐、午餐;
其三,教师享用学校“教工之家”超市提供的低于市场价格的日用品;
其四,教师享受学校给予的“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生活一辈子”的人文关怀。
优良的物质文化氛围,既是情感的升华剂,又是无形的约束力,对身在其中的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老师们感受到了被尊重、被关注、被关怀的幸福,体会到了一种从无到有、从个体到集体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班级、热爱学校,更加珍惜拥有。
(二)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
陶行知说,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标志。
1、制定制度全覆盖
行为有制度可依,工作才能有条不紊;遇事有章可循,处事才能公正公平。为了优化学校的工作环境,我们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制定了规范的制度。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教师的意愿,所有的学校工作制度均经教代会研究讨论形成,汇编成12万余字的的制度汇编——《规矩成方圆》一书。
有人曾质疑:这么多字,能记住吗?我们的回答是:制定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让大家形成一种意识,即“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有规范在约束着,每个人一言一行都有制度在规范着”,这就够了。
2、确保制度权威性
制度的制定,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教师的意愿;而制度的实施也由全体教师监督,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制度的全面落实。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所有人共同遵守,这样,就形成了遇事找制度而不找人,评优靠能力和贡献而不靠人情关系的简单的工作环境,形成了领导与老师之间互相支持而不拆台、互相协调而不掣肘、团结共进而不离心离德、同心协力减小内耗的共赢共进的工作关系。
如:我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制定并通过了《评聘职称方案》,职称评定工作小组逐项打分,最后依据得分高低决定能不能晋职称。有了《评聘职称方案》这个制度,很复杂的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在这样舒适简单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自然都会把自己的能力和热情全部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有问题找规范,有事情找制度,形成主动、自觉的工作态势”已经成为了实验学校的主流,各项制度逐步雾化在了教师的言行中。这里的“雾化”,不是暴风骤雨式的灌输,而是像“雾”一样慢慢地、细细地浸润,使全体教职员工通过认识,慢慢地形成自觉性,最终从心里接受。
3、执行制度人性化
执行制度的人性化,是指学校对待教师要从教师角度出发,为教师着想,让其体会家的温馨和关怀,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学校工作。它强调的是让管理者充分体现关怀和体贴而不再是“冷冰冰”。
在全面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人为本。如:直系亲属生病住院护理,在不耽误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不算事假;每天上下班不必签到刷卡、月请假累计不超过4小时(3次)不扣减绩效工资等。
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科学有序,严而有度,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毫无生机的制度有了温度和色彩。
(三)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
2012年北京市教委对1080所小学进行过一次学校文化建设的调查,其中形成理念文化的学校只有123所,可以看出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很多只注重了物质文化建设的表象,对于塑造优秀的团队行为与群体品质的认识还不够。构建科学、系统的办学理念,并将之转化为办学行为,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师生的品行修养,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1、构建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方向。
(1)构建初衷
实验学校的教师来自30多所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感觉似乎缺了点什么。经过深入的思考,我们觉得以下几方面需要改进:
一是教育思想应该统一;二是教学行为应该一致;三是各项工作应成体系;四是各项制度应该健全。因此,学校决定要构建实验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
(2)构建过程
首先是顶层设计。校长、书记搭框架,请基础教育的理论专家、实践专家把脉,自上而下成文。
其次是层层研讨。第一层面,学校领导班子共研究;第二层面,中层干部大讨论;第三层面,教研组长做补充;第四层面,普通教师提建议。研讨的过程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形成自下而上的认同。
(3)形成体系
我们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结合校情,理性思考,反复推敲,十四次易稿,最终形成了实验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
第一, 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目标。
远期目标:建国家级名校;
近期目标:
①践行理念,形成主流意识;
②按章做事,形成自觉态势;
③推行模式,实现两个有效;
④把握育人真谛,形成育人风格;
⑤面向全体,促进均衡发展;
⑥张扬个性,达到班有特色人有特长;
⑦完美整合,实现中小学无痕衔接;
第二,明确了学校的发展主题。
实验学校的发展主题是:主流引领发展,特色成就未来。其核心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主流意识统领学校工作;二是将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第三,确定了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校训——做事求实,做人求真;
校风——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工作,工作中创新;
教风——爱生、乐教、善思、会研;
学风——爱师、乐学、善知、会问。
第四,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思路。
办学特色——教会每一名学生(六个“教会”: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健体、审美、合作);
办学思路——精神立校、方法优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精神立校:敬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校利益为先”的觉悟;树骨干教师“人高我为峰”的信念;推青年教师“勇争一流”的志向;
方法优校:教育讲方法、教学讲方法、管理讲方法、科研讲方法,一切工作皆讲方法。只有方法科学,才能事半功倍;
科研兴校:“两个原则”,一是问题即课题,课题解决问题,二是教师全面参与,问题全覆盖;“三个结合”,一是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二是校本科研与常规工作相结合,三是学术科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特色强校:为了达到“教会每一名学生”的目标,重点进行了小学部的“班有特色,人有特长”、中学部的“缩小生间差距,促进均衡发展”两个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第五,制定了办学的相应措施。
措施一:构建办学理念,统一教育思想;
措施二:构建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行为;
措施三:构建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建设;
措施四:构建德育体系,优化德育方式;
措施五:构建人文环境,提升幸福指数。
我校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小学部是“四步教学法”,中学部是“导读探究,先议后练”,全力打造魅力课堂。我们用特级教师做引领,用“五个到位”(常规检查改进到位、推门听课讲评到位、两个“有效”管理到位、“青蓝工程”帮教到位、经验教训总结到位)、“五项常态”(开学前一周考教材、开学后第一、二周教学大检查、上学期学科大赛检验魅力教师魅力课堂、下学期依据成绩评价教师)作保证,用教师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
我校的德育工作,注重以人为本,人人发展,开展魅力德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以“真善美”为核心,以“自理、自控、自律、自治、自觉、自强”为目标,六段重点(小学:一二年段、三四年段、五六年段,初中:七年段、八年段、九年段),三项要求(德、学、能),九年一贯,一以贯之。
如一二年段:
德——感知并践行身边的真善美(重在知对错);
学——有兴趣,乐观察,爱好广(重在兴趣);
能——能自理,玩中学,发现特长。
七年段:
德——践行并评价校园的真善美(重在培养行为习惯);
学——知识牢,技能熟,应用活(重在基础);
能——能自治,善探究,巩固特长。
我们引导教师发展智慧,指导教师应用智慧,激发教师创造智慧,用教师人格的魅力成就教育的魅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努力让真善美成为一种思想、一种目标、一种行为、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形成具有实验特色的、传递真善美正能量的魅力德育。
第六,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策略。
学校领导策略:
校长——无为而治,重思想建设;
副 校 长——有为而治,重计划、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中层干部——能为而治,重真抓实干。
十二条办学策略:
①用办学理念,统一教育思想;
②用办学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③用规范制度,优化工作环境;
④用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行为;
⑤用魅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⑥用分层教学,实现均衡发展;
⑦用五个到位,保障教学质量;
⑧用魅力教育,实现德育目标;
⑨用艺体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⑩用发展个性,发掘拔尖人才;
⑪用五项常态,促进教师成长;
⑫用主流意识,引领学校工作。
(4)推进办法
构建办学理念历时一个学期,而推进落实办学理念则历时一年。在落实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层层推进的方法:
先是校级领导班子深入学习、领悟,同时负责推进;
再是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掌握、理解,并在工作中实施、落实;
然后是基层教师贯彻、落实,将办学理念融汇在具体工作中;
我们用办学理念统一办学思想,用办学理念统一教育教学行为,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而形成了实验学校的主流意识,最终用办学理念统领学校工作。
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优美的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它不但能约束师生的行为,也能让师生产生美感,形成一种向上的动力。为使实验学校成为清新明朗的花园,成为百科艺术的田园,成为文明集萃的学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环境,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全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壁都会说话,起到渗透育人的功能。
如:在每个品种的花草树木旁都立一块文化石,介绍科、属、拉丁学名、种类、特点和原产地等内容;让班级自主设计墙壁内容,使之成为展示学生创造力的大舞台;在走廊里展示学生的作品,使之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育人。
第二,坚持三个原则——人文与自然的统一、学习与探索的统一、引导与激励的统一。
校园花草树木旁的文化石,充分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统一”。校园文化长廊中,无论是砥砺师生的“从善如登”、“上善若水”、“择善而行”,还是启迪教职工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引导教师的“宽容而不纵容,诱导而不命令”,还是激励学生的“长大了我就成了你”,都体现了“学习与探索的统一、引导与激励的统一”,处处彰显文化底蕴,充分发挥了渗透育人的功能。
我们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点、线、面结合,让一草一木会讲话、一石一水有思想、一墙一景皆文章,校园处处是俯拾不尽的美。“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徜徉其中,与书香同行,与名人为伴,不但时时激励人生,开拓视野,也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第三,落实两项要求——奇、特。
“奇”指成为奇妙的景观;“特”指形成独特的风格。我们学校每望一眼都有奇妙的景观,每到一处都会发现独特的风格。
小学楼门前气势雄浑的巨大奇石,是学校的标志性景观,下边神似“龙头”,上面形若“金鱼”,谓之为“鱼跃龙门石”,并立碑书传,赋予奇观独特的教育功能,激励实验学校的莘莘学子勤奋学习。校园的奇景还有气势恢弘的领操台、北方少见的珍贵树种日本樱花、法国梧桐等,都努力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再如我们学校的楼廊文化,一楼主题:领航,这一楼层主要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二楼主题:追求,这一楼层主要有学生榜样示范、各界名人简介、学生作品展览等;三楼主题:梦想,这一楼层主要有中国名校、世界名校简介等宣传展板。三个楼层的主题既自成体系,又层层递进,引领学生为追求梦想勇于拼搏,努力创造,形成独具风格的校园楼廊文化系列。
(四)精神文化建设
实验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内化为实验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实验学校的主流意识。什么是实验学校的主流意识?我们做了如下诠释:
她是一种精神——实验人勇于探索、不甘人后;
她是一种作风——实验人认真学习、善于研究、敢于实验、不断进取;
她是一种风格——实验人以爱为根(爱生爱师)、以乐为土(乐教乐学)、以善为水(善思善知)、以会为果(会研会问);
她是一种坚守——实验人时刻坚守自己的办学思路(精神立校、方法优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她是一种默契——实验人在教育教学配合上心有灵犀;
她是一种责任——实验人九年一贯制实验、窗口与示范。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验学校的主流意识成为了常态的行为习惯,成为了教师的文化积淀,不断地传承和发扬。
实验学校构建了科学完善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主流意识,创建了独具风格的校园文化。实验学校以主流引领发展,以特色成就未来,赋予了校园文化持久的生命力,驱动学校持续、稳定地发展。实验人以“让实验因我而骄傲,我以实验为自豪”为责任和使命,以“实验是我家”的爱校意识和“创一流、争第一”的竞争意识为内驱力,正在向“创建特色鲜明、均衡发展、高水平、现代化的全国名校”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