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学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成果(十二)——垃圾分类 你我“童”行 2022级6班

作者:张丽芳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5-10-21 10:37

一、选定主题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我校2022级6班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驱动型问题

如何通过我们的行动,让更多的同学和家长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为建设美丽校园和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二、项目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和相关知识。

2.掌握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和投放要求。

3.知道垃圾分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积极影响。

过程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学会设计和制作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宣传材料,如海报、标识、儿歌等。

3.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向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

情感目标

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的积极性。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制定计划

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确定项目主题,组建项目小组,制定项目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各小组按照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如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设计制作宣传材料等。

3.展示阶段:各小组展示项目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4.反思阶段:对项目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展望。



四、项目实施



第一阶段:资料收集与学习

我们集体走进图书馆了解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书籍进行阅读,各小组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观看宣传片等方式,收集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信息。我们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方法和经验。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辨别不同种类的垃圾,如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特点和分类标准。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与调研

我们分组对社区,商场,旅游景区等地方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我们观察了垃圾桶的设置情况,记录了不同时间段的垃圾投放量和分类情况,采访了清洁工人和社区居民,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学生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同学和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不够,垃圾桶的标识不够清晰,垃圾混投现象仍然存在等。



张苏涵同学说:“我发现商场的垃圾桶标识不能引起我们小孩子的注意,有时候会扔错分类。”



杜雨莹同学说:“我发现我们小区的垃圾桶只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很单一。”







第三阶段:宣传材料设计与分组制作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开始分组制作。

第一组海报组:收集分类知识,用手抄报的形式创作宣传海报。

第二组标识组:设计垃圾桶标签(画图案、写提示语)。

第三组儿歌组:创作宣传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懂。



第一组海报组:各位创意达人、灵魂画手、环保艺术家们开始创作了,海报组的同学们正在拿起画笔进行垃圾分类海报的创作,我们画出的海报一定能引起同学们的环保理念!





第二组标识组:垃圾要分类,能源再利用,我们可是班级的智能小达人,学会运用当下流行的智能app进行AI技术创作,把我们的创意变成图片标识,勤劳的小猪,聪明的小猴子,憨憨的小熊,火爆的小刺猬都变成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识,相信同学们都会眼前一亮的!











第三组儿歌组:我们是班级的诗作达人,第一次创作儿歌,垃圾分类,就是把垃圾分成不同的类别,让它们找到合适的‘家’”,小小儿歌组创作的同学们也在紧张的进行第一次儿歌创作。









五、成果交流

项目结束了!我们在班级群里内举办垃圾分类学习成果交流研讨会,并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同学们欣赏评价......



海报组

海报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系列以“垃圾分类,你我‘童’行”为主题的宣传海报。海报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方法和意义。其中张苏涵同学的一幅海报以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为主体,分别介绍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画面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标识组

标识组的同学制作了一批清晰醒目的垃圾分类标识。他们根据不同种类垃圾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图案和文字说明,如可回收物的标识是一只蓝色的智慧猴旁边一个循环的箭头,厨余垃圾的标识是一头拿着扫把穿着围裙绿色的勤劳小猪,有害垃圾的标识是一只身上贴了骷髅头的警戒红色小刺猬,其他垃圾的标识是一个灰色稳重的小熊垃圾桶。这些标识被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垃圾桶上,方便同学们和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儿歌组

儿歌组的同学创作了多首垃圾分类儿歌,如《垃圾分类拍手歌》《分类小超人》等。这些儿歌语言简洁,节奏明快,易于记忆和传唱。其中《垃圾分类拍手歌》是这样唱的:“你拍一,我拍一,垃圾分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可回收物放蓝桶;你拍三,我拍三,厨余垃圾放绿桶;你拍四,我拍四,有害垃圾放红桶;你拍五,我拍五,其他垃圾放灰桶;你拍六,我拍六,垃圾分类齐动手;你拍七,我拍七,美丽校园更美丽;你拍八,我拍八,绿色家园我爱它。”









项目学校结束了,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我们已经能够准确的对校园垃圾调查问卷进行作答,快来看看我们回答的准确吗?









六、反思评价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方式,不仅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自己在项目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如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实地考察不够深入、宣传材料的制作不够精美等。通过反思评价,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经验。

七、教师总结

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还提高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宣传材料。同时,这次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希望学生们能够将这次项目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为建设美丽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