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学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成果(十)——炎炎夏日,“扇”出清凉 2022级2班

作者:焦阳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5-09-25 14:54

一、选定主题

(一)项目背景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阳光炙烤着大地,连微风都带着燥热的气息。假期里的同学们,无论是户外嬉戏还是窗边休憩,都盼着一丝清凉慰藉。而扇子,这一承载着传统智慧的物件,恰是夏日里最温柔的陪伴——摇一摇,清风徐来,驱散闷热;看一看,扇面之上或画或写,藏着别样的巧思。为了探寻扇子的奥秘,用双手创造清凉,更将这份清爽传递给身边的人,在焦老师的带领下,2022级2班全体同学开启了“炎炎夏日,‘扇’出清凉”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让这个夏天因“扇”而不同。

(二)驱动问题

通过了解扇子的文化与知识,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扇子,并将清凉与心意传递,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实用价值。

二、制定计划

扇子虽小,却藏着大学问——它有哪些模样?用什么材料做成?背后有什么故事?同学们带着对扇子的好奇,经过讨论,确定了“扇”知百科、“扇”动灵感、“扇”说古今、“扇”艺匠心四个部分,用视频、图片和文字记录探索过程,让每一步都充满“扇”趣。

(一)活动流程



(二)小组分工



三、活动探究

(一)“扇”知百科

 “扇”知百科组的同学们成了扇子的“小研究员”。扇子有哪些样式?通常由哪些材料制成?扇子有哪些历史传承?同学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利用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绘本、观看科普小栏目或请教大人等方式,了解到扇子的特点、文化以及各式各样的扇子,为接下来的项目化研究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着,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调查表:“形状”一栏画了圆形、椭圆形、扇形的图示;“材质”部分写着“竹、纸、丝绸、羽毛”,还配了小图标;“用途”里不光写了“纳凉”,还写了“装饰、送礼”;“制作方法”则简单画了“做扇骨→糊扇面→装饰”的步骤。一张张调查表,成了扇子的“小档案”,清晰又有趣。







(二)“扇”动灵感

一把扇子,扇面就是一块小小的画布。“扇”动灵感组的同学们先观察了不同样式的扇子——圆形的团扇、可开合的折扇,还有芭蕉叶般的大蒲扇,然后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有的画夏日荷塘,荷叶田田、蜻蜓点水;有的画卡通形象,让小熊、小兔在扇上“乘凉”;还有的画家乡风景,把锦州的古塔、凌河都搬进扇面。笔尖流转间,普通的扇面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每一笔都藏着对清凉的向往。













(三)“扇”说古今

小小的扇子,藏着千年的故事。为探寻扇子背后的千年底蕴,“扇”说古今组的同学们率先开启资料查阅。他们发现,古代扇子的意义远不止纳凉——文人将才情凝于扇面,以题诗作画寄托意趣;姑娘们的团扇则藏着“欲说还休”的细腻心思,成为含蓄情感的载体。

深入了解扇子的历史脉络后,同学们着手筹备视频录制。同学们的介绍也串联起了扇子从古至今的变化,让观众在聆听中,读懂了藏在扇子里的历史与生活故事。扇面开合间,仿佛将古今关于清凉与风雅的故事,缓缓道来。



(四)“扇”艺匠心

“扇”艺匠心组的同学们,以双手为笔、创意为墨,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的扇子制作挑战,要亲手打造独一无二的清凉好物。

大家各显神通,创意十足。有的同学将一根根干净的木棍仔细打磨光滑,拼接成错落有致的扇骨,再精心挑选色彩明艳的彩纸糊成扇面,轻轻一摇,满是童真气息;有的同学偏爱自然之美,特意收集了形态各异的落叶与风干的小雏菊、满天星,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在扇面上排列、粘贴,让秋日的诗意与夏日的清凉完美交融;还有同学擅长绘画,在扇子上设计出可爱的卡通图案,尽显童趣。

更有不少同学带来了新奇的材料,让扇面绽放别样光彩。喜欢手工的同学,用色彩斑斓的扭扭棒,在扇面上绕出立体的花朵、可爱的小装饰,指尖翻飞间,原本平平无奇的扇面瞬间变得生动立体;擅长塑型的同学,取来超轻黏土,捏出五颜六色的冰激凌;有国画功底的同学,则在素白扇面上挥毫泼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水墨花朵,墨色浓淡间尽显中式风雅;还有同学别出心裁制作“水扇”,在透明扇面内注入清水与闪片,晃动时,晶莹的水珠与闪亮的碎片随扇而动,宛如将一汪清凉握在手中。



扇子初步成型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拍下照片发到班级群,与老师一同探讨改进方法。“我这扇面边缘的胶水露出来了,用贴纸遮会不会太突兀?”“我的扇骨连接处有点松,加根同色系的绳固定会不会更结实,还能当挂饰?”“水扇里的闪片太少了,再加点会不会更好看?”在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与反复调整中,原本略显粗糙的扇子渐渐变得精致、耐看,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巧思与耐心。







当所有手作扇子都完成后,同学们捧着这份特殊的“清凉礼物”,他们将扇子一一送到在烈日下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手中,为他们拂去些许疲惫;递到小区门卫的桌前,感谢他们日夜守护家园;也带回家里,送给操劳半生的爷爷奶奶。收到扇子的人们,接过这份满含心意的礼物,轻轻扇动,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约而同地说:“这风啊,比别的风都凉快!”这清凉的风里,不仅有夏日的舒爽,更藏着同学们满满的真诚与爱意。



四、活动评价

在这次“扇出清凉”的活动中,同学们有的挥动画笔,有的巧手制作,有的认真讲解,有的细心研究,用到了语文、美术、历史、科学等好多学科的知识。不少同学在小组评价表上给自己打了高分,说这是“最有成就感的暑假作业”。大家还发现,原来身边常见的扇子有这么多学问,从设计到制作,从了解文化到传递心意,每一步都需要用心思考。



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自己做的扇子,更懂得了:清凉可以自己创造,心意可以亲手传递。当看到收到扇子的人露出笑容,当自己画的扇面被称赞,当讲出扇子的故事时有人认真倾听,大家都觉得,这个夏天因为这些小小的扇子,变得格外有意义。

未来,同学们还想继续探索——比如试着做一把带香味的扇子,或者用环保材料做扇子。因为大家知道,只要有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生活里处处都有可以探索的乐趣,就像扇子轻轻一扇,就能带来无限清凉与惊喜。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