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成果(三)——游遍中国 2020级16班(原6班)
一、活动背景
暑假是学生们拥有充裕自主时间的美好时段,也是他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养的绝佳契机。在当今时代,青少年对于祖国的认知不应仅停留在课本之上,更应通过多元方式深入了解祖国的广袤大地、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多样风情。
“游遍中国” 暑期项目化活动,旨在让学生借助暑期时光,以自主探究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走进中国的不同地域,感受各地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历史底蕴等独特魅力。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
二、驱动问题
1.核心驱动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多样魅力,并将自己的发现与他人分享?
2.子问题
如何将自己在 “游遍中国” 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有效的整理和生动的展示?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民俗饮食文化、历史典故等方面的知识,知晓中国的地域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准备与规划
1.确定探究方向: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探究方向,包括特色美食,名胜古迹,探秘博物馆,自然风光,可结合自己的暑期旅行计划选择。

2.制定探究计划:学生根据确定的探究方向,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明确自己想了解的具体内容以及将采用的探究方式(如查阅资料、实地观察、采访他人等)。





(二)探究与体验
多元方式探究及记录探究过程:学生根据前期制定的暑期旅行安排,可在旅行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探究计划,对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进行实地观察、体验和记录,如品尝特色美食时了解其制作方法和背后的故事,参观名胜古迹时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等。通过拍摄照片、收集相关资料(如景区介绍、景区地图、特色物品图片)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





名胜古迹





探秘博物馆






自然风光






(三)成果展示
学生对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一份完整的探究成果,成果形式多样化。


五、反思评价
(一)学生感悟





(二)家长评价
本次“游遍中国”跨学科项目化活动中,孩子们的整体表现令人惊喜和感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展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探索欲。他们或兴致勃勃地规划实地行程,或认真投入地查阅资料,对所选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专注。在记录环节,孩子们用心拍照、绘画、做笔记,那份认真和投入令人印象深刻。最终呈现的成果,无论是手抄报,还是游记,都凝聚了他们的思考与创意,不仅内容充实,更充满了童真童趣和对祖国的热爱。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眼神中闪烁着收获的自豪感。这份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热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是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收获的最宝贵财富。
(三)老师评价
本次跨学科项目化活动中,学生整体表现积极出色,充分展现了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学生们能根据主题主动规划学习路径,或实地考察,或利用线上资源进行深度学习。在信息收集、整理记录(摄影、绘画、笔记)环节,学生展现出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造力。最终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清晰呈现了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更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个性化表达。活动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感。尤为可贵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或沉浸式学习,学生对中国多元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项目目标有效达成。整体而言,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任务,实践成果丰硕,综合素养得到切实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