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三)《立体拼搭趣实践》

2021级21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金鑫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5-09-04 11:03

【活动背景】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立体图形的拼搭与观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几何体的组合规律,深化对立体图形与平面视图关系的理解,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与动手实践能力,本次假期特设计“立体图形的创意拼搭与视图绘制”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悟,感受数学几何的奇妙。

【活动目标】

1.通过用6个小正方体拼搭不同立体图形,探索组合形式的多样性,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构成规律。

2.学会观察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左面,能准确画出对应的平面视图,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转化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激发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养成有序思考、严谨操作的习惯。

【活动过程】

活动一:立体图形巧组合

首先,同学们用6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尝试拼搭出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学生可通过逐层叠加、前后错位、左右拼接等方式,探索不同的组合可能,并用照片或简单示意图记录每种搭法的立体形态,数一数最多能创造出多少种独特的造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大胆尝试,感受“同样数量的正方体,因摆放方式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立体图形”。
























活动二:立体图形妙还原

接下来针对自己拼搭出的每一种立体图形,同学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进行观察。在操作中学生发现观察时固定视角,数清每个方向能看到的小正方形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就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对应的平面视图(正面视图、上面视图、左面视图),让立体图形的“平面影子”跃然纸上。








































活动三:立体图形趣猜谜

最后,选取不同的立体图形及其三视图,以“猜谜”形式与同学或家人互动:一人出示某一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另一人根据视图尝试用小正方体还原立体图形;或一人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另一人猜测对应的三视图。通过逆向思维训练,让孩子们加深了对“立体形状决定视图,视图反映立体特征”的理解。








































【活动总结】

指尖的拼搭藏着空间的奥秘,笔下的视图连着立体的轮廓。在本次“正方体创意拼搭与视图绘制”活动中,孩子们用6个小正方体玩转几何世界——从探索多样拼法的奇思妙想,到精准绘制三视图的细致观察,再到视图猜谜的逆向推理,每一步都是对空间观念的锤炼与深化。

活动不仅让学生直观体会到“数量相同,组合不同,形态各异”的几何规律,更在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中,提升了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与画图表达能力。当抽象的几何知识转化为可触可画的实践体验,数学便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充满创意与挑战的探索之旅。相信这份对几何的热情与能力,将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注入持久动力!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