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精研,巧构童话教学
二年级语文学科组教研活动
在语文的童话世界里,每个故事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扎实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单元教学目标,二年级语文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以图为据,趣讲故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陈溪滢与宫晓婷两位教师教学《蜘蛛开店》一课。
一、课标领航,团队聚力巧构思。
为了呈现精彩纷呈的异构课堂,两个教师团队成员围绕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展开多轮研讨,剖析教学重点,分析学情差异。在集体备课中汇聚众人智慧,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在相互协作中汲取经验,共同成长;在反复试讲中明晰方向,锤炼课堂品质。从板书设计到提问话术,从课件动画到教具准备,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团队教师用精益求精的打磨为同课异构课堂的精彩呈现奠定坚实基础。


二、异构同台,匠心课堂展风采。
陈溪滢老师的课堂巧妙借助AI技术,为教学注入新活力。用蜘蛛老板打来的视频电话,带领学生回顾了上节课蜘蛛开口罩编织店的内容,同时又为学生讲述故事创设了充满童趣的语言情境。指导朗读时,陈老师再次运用AI,用生动的视频、音频替代传统的教师范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学过程中,陈老师紧扣“讲好故事”这一教学重点,借助书后示意图,引导学生从讲述单个店铺的开店过程入手,逐步过渡到完整讲述蜘蛛三次开店的故事,通过层层铺垫、逐级提高要求,促学生语言表达。

宫晓婷老师的课堂则循序渐进,在梳理示意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讲好故事。她借助表格,从“卖什么”“招牌上写了什么”“顾客是谁”“结果怎么样”四个维度,引导学生学习蜘蛛开围巾编织店和袜子编织店的过程。学生从小组合作到自主完成,从逐一汇报到完整梳理,遵循了由扶到放的原则,实现教学的螺旋式上升。宫老师巧妙利用表情包、师生共读、为学生配音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角色情感。在落实“讲故事”这一教学重点时,借助趣味贴纸,引导学生通过添加顾客特征、蜘蛛反应等细节,丰富故事内容,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两堂风格截然不同的课,都殊途同归,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多维研讨,共话策略明方向。
观摩课后,两个团队进行辩课活动。陈溪滢和宫晓婷两位老师结合新课标详细阐述了各自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随后,辩课团队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讲好《蜘蛛开店》这个故事”,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辩论。“课堂上老师的朗读指导是否为讲故事做好铺垫?”“引导学生讲好故事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学生讲故事的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在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完整地讲故事,讲有趣的故事,如何让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在口语表达教学中落地。此次研讨为大家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充分彰显了“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理念。



四、研思赋能,蓄势启航共成长。
主任王淑萍与副主任刘君参加学科组教研活动,她们对二年语文组精益求精的教研态度给予了肯定,同时给出了改进意见:示意图不仅是辅助工具,更是引导学生梳理文本逻辑、构建知识框架的重要抓手,教师需进一步挖掘示意图的支架作用,作为课程线索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

教学之路,探索无穷;育人之道,爱心无限。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的交流碰撞,更是一次思维的深度革新,为教师们积蓄力量,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科学的理念启航教学新征程,切实推动语文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