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匆匆”惜韶华 研同课显匠心
4月7日,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围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真情实感的体会与表达”主题,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为课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团队携手 集思广益
两个教研团队在李宏秋组长的带领下,经过集思广益的研讨,从不同维度设计教学路径,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两位上课教师紧扣习作单元目标,深挖教材,多次试讲,在组内“智囊团”的老师的帮助下,将作者情感与写作手法有机结合起来,呈现了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多元样态,呈现了散文教学的多元魅力。
匠心构课 各展风采
王雪老师的课堂独具匠心,紧扣朱自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情感,以情为线串联全文。思路清晰,设置大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寻作者的写作密码。在学生汇报过程中,王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捕捉文中细腻的时间意象,课堂互动频繁,学生们沉浸其中,积极探寻时间的踪迹。


王建楠老师则另辟蹊径,以生为本,为学生构建学习支架。课堂上通过深情朗读、结合朱自清创作《匆匆》的背景资料,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对自身生活的深度思考。最后,王老师播放学生的成长影集,回顾生活中那些易被忽视的时光片段,为学生仿写做铺垫,同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课堂有深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辩中研讨 共同进步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课堂展示结束后,两个教研团队展开了辩课活动。在辩课环节,两位老师先陈述教学设计意图,并总结反思。双方团队又围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真情实感的体会与表达”“如何处理教师预设和学生生成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写作方法和情感表达这两条教学主线”等问题展开讨论,双方团队据理力争,畅所欲言,精彩不断,在辩论的一来一往间,让大家发现了教学的许多新思路和小细节,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总结提升 共促发展
辩课结束后,李红副主任针对双方团队辩论的主题进行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直指本课教学目标和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在课时安排、教师提问方式等方面给予建议,鼓励老师钻研教材,精细打磨,打造有魅力的语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