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辨认方向”,深探教学高招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3月28日,二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以《“方向”的智慧,让空间观念在实践中生长》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张可心和苏亚楠两位青年教师勇挑重担与团队教师精诚合作,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辨认方向》一课进行同课异构。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上课历时两周,两位教师紧锣密鼓地准备教学设计,熟悉教学流程,不断试讲,不断推翻再来。团队教师献计献策,力求精益求精,一展团队风采。


张可心老师结合教材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设置了三个趣味十足的探究活动:探究四个复合方向名称、动手制作方向板、利用方向板探究操场方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交流、操作与实践。课中将学生们带到操场上去,打破常规教学的限制,反复强化学生对辨认方向的经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苏亚楠老师的课堂引人入胜,通过学生熟悉的《哪吒2》电影人物及情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故事结合,课堂极具代入感。通过“寻找法宝”“制作乾坤方向板”等任务,引导学生认知复合方向,掌握正确辨认方向的办法。同时对方向在自然现象和现实生活的应用进行了拓展,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世界。


教研中,首先由两位上课老师围绕主题分别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并总结反思。接下来双方团队针对“通过哪些具体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学生在感知“地图”与“现实空间”的联系中,积累了哪些实践经验”这两道必答题进行简单地阐述。辩课中,围绕“如何落实三级路径”“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把控练习难度”等课堂生成问题,两个团队的老师展开了激烈地辩论。双方团队各抒己见,异中存同,同中求异。


辩课结束后,副校长祖秀杰做了点评。表扬了两个团队敢于质疑的精神,肯定了教研主题贴合学生实际,具有探究意义。同时也表扬了两位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的个性化真正将“异构”落到实处。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细心研读课标,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教为引、研为路、思为桥、践为证。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