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成果(二十一)——创编新游戏·缤纷七彩童年 2021级12班
【活动背景】
最近,一种名为烟卡的游戏在孩子们中间悄然兴起,看似不起眼的小卡片,却隐藏着令人深思的教育问题。你能想象孩子们为了收集这些烟卡,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吗?在学校的角落里、公园的休息区……总能看到他们聚在一起,兴奋地交流着手中的卡片。
在这场“烟卡”风潮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看到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担忧与努力。
一、确定主题
作为老师和家长,有必要为孩子的健康童年保驾护航,更有必要开拓思路、丰富载体,为孩子们尽情“撒欢”创造更多的条件。毕竟,让孩子们“有得玩”只是第一步,让他们“玩得好”才是意义所在。于是2021级12班的班主任发起了创编新游戏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学生们开动脑筋,一起探讨,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创编游戏之旅。
二、构建小组,确定分工
同学们热情高涨,有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创编多人游戏,也有的同学单独行动,计划开发出最有趣的游戏。

三、学习实践
那都有哪些好玩有趣的游戏呢?孩子们通过分工,网上收集资料,采访家长等方式最终选出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游戏。
第一组
宋润宸要以普通跳绳为基础来创编一项相对简单又能让父母及好朋友们都能够参与其中的游戏。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与思考,他们最终敲定了游戏的名称为“横扫千军”。

第二组
张睿琪家庭更是全家齐上阵,选择以采访家庭成员的方式来筛选最终创编的游戏主题。
她们一家最终决定把故事和创想结合,结合情景将喜欢的故事给大家讲述出来,可以讲现有的童话故事,也可以依据情景进行现场创编。
第三组
庄储睿选择向父亲提问儿时的游戏,从父亲最爱玩的滚铁圈,抓石子,弹玻璃球等游戏中选择了“抓石子”游戏,于是他上网查找资料,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吧!

抓石子,也叫“拾石子”“抓子儿”,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游戏,这个游戏能锻炼同学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手部肌肉和大脑反应能力。庄储睿认为是一项非常适合小朋友们课间的一款游戏。但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就是“石子”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改用下图中这种塑料款的石子玩。这样既安全又好玩!

第四组
周依一将自己最爱的风筝融入到了新游戏中,查找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

5
第五组
张祚珩同学想把中国象棋进行改编,他查找资料最终确定改编方向。

通过头脑风暴,他最终决定创编一款以中国象棋为基础的游戏——恶魔轮盘。

第六组
李晨曦、李卓燃和陈梓萱小组通过分工协作,找出最感兴趣的多人游戏——网上收集资料,查找参考书,咨询家长制作游戏新规则,最终确定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第七组
韩国奇同学想要为同学们创编一款课间多人游戏,他查阅资料,绘制游戏图,要创编一款好玩刺激的猫捉老鼠(改编版)。

第八组
陈芊霖、武朵小组最想为大家创编一款与跑步相关的游戏,两人决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一同讨论,最终决定创编游戏——快乐的赛跑。

第九组
毕夏、王遥宇和罗胜瀚小组经过网络查阅资料,决定改编“打口袋”这个游戏,三个小伙伴思考这个游戏要怎么改编,经过大家的努力,想到可以通过口袋,锻炼平衡力和反应能力,结合萝卜蹲的游戏,创编了“口袋水果蹲”的游戏。

四、参与体验
有了这些同学的引领,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在各个充满欢乐的时刻,纷纷去体味新游戏带来的趣味。
东小冬同学我们将传统的用嘴吹气球进行花式改编,一起来见证奇迹吧!
他将气球口放入漏斗形状的纸中,然后将漏斗尖放到气球口里面。紧握气球口与漏斗尖的连接处,往气球里放入一勺小苏打粉。在塑料瓶里倒入三分之一瓶的白醋,把装了小苏打粉的气球套在瓶口上,要尽量套深一些。抬起气球让小苏打粉掉入塑料瓶中,气球会慢慢鼓起来,气球的大小取决于白醋和小苏打的多少。

任储瑜同学在扑克牌的基础上创编游戏二十一点。

郭忻恬同学的创意改编“弹玻璃球游戏”,红色圆圈是放置弹珠的地方,蓝色圆圈是两侧的球门。
游戏规则:
1、每人拿出五枚特殊颜色的玻璃珠作为自己的,轮流把玻璃珠按照位置摆放好,准备让对手击打。
2、小朋友按照顺序轮流用玻璃珠击中其他小朋友的玻璃珠,让它进入球门,就可以获得对方的玻璃球,而且打进球的小朋友还可以继续击球。
3、如果没有进球门,则交换攻守双方,直到赢光对手的玻璃球,游戏结束。

毕夏、王遥宇和罗胜瀚小组创编的“口袋水果蹲”的游戏,要求每一个人代表一种水果,把口袋放到头顶,蹲下保持口袋不掉,被念到的水果,接过口袋,依次往下……

李晨曦、李卓燃和陈梓萱小组创编了多人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宋润宸同学创编的游戏——横扫千军。
游戏规则:
1、选择一人为执绳者,其它人为跳绳者。面对面站立,彼此相距大概1米左右的距离。
2、执绳者将跳绳的两端手柄相叠,将手柄握在手中,弯曲身体或下蹲,将折叠后的绳子朝向正前方,等候发令。
3、发令后,执绳者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始转动身体,将绳子扫向其它跳绳者的腿部或脚部,而同时,其它的跳绳者通过跳跃的方式躲避执绳者摆动的绳子(不可前进后退或者平移,只可原地跳跃躲)。
4、一个回合里,执绳者的绳子触碰到的首位跳绳者判定淘汰,淘汰者与执绳者位置互换。重新开始新一回合的游戏。

韩国奇创编的游戏——猫抓老鼠(改编版)

陈芊霖、武朵小组创编了——快乐的赛跑。
游戏规则:
1.将跳绳一侧手柄内的绳向前抽出,让两个手柄连接,靠前同学手握靠前手柄说“开始”并出发,靠后同学手握靠后手柄紧追。
2.在规定距离内,如果后面同学追上前面同学,则后面同学赢,如果后面同学没有追上前面同学,则前面同学赢。
3.输的同学跳绳5个作为惩罚。
张祚珩同学创编的游戏——恶魔轮盘。
张睿琪同学的新游戏——创编故事大赛
游戏规则:
第一个人先说出自己想到的一个地点(例如:城堡),而下一个人需要说出关于城堡的故事,当故事讲完后,大家需要给讲故事的人评分,最后所有人讲完故事后统计分数看看谁的分数最高,谁就赢了。
谷睿希谷睿姿姐妹俩创编的默契游戏——玩转一张纸。
周依一同学将猜字游戏和风筝相结合,创编了风筝猜词游戏。
猜字游戏规则如下:
猜对一个字母,拿着风筝的人就可以向前走一步,直至全部猜对,就可以换下一个小朋友了,这个游戏可以让我们看向远方,并放松我们的眼睛。

庄储睿同学的“抓石子”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人手持石子10个,对面而坐。
2、游戏开始,一方先抓,把石子撒开,右手拿起其中的一块向上抛出后,迅速去抓其它的石子,然后接住抛出的石子。
3、第一次一个一个地抓;第二次两个两个地抓;第三次一个、三个地抓;第四次四个石子一起抓。
4、如果石子没有抓起或者抛出的石子没接住,对方再重新抓。

林中阳同学将传统游戏“逮人”改编成“狼追羊”游戏。
游戏规则:
一孩子扮演“狼”,一孩子扮演“小羊”。“小羊”在草地上(圆内)自己做游戏。“狼”来了即快跑,跳过“小沟”回到各自的“家”,以跑得快、按动作要求跳过小沟,而不被“狼”捉住为胜。

五、活动感悟
【学生感悟】
武朵、陈芊霖小组游戏反思和改正:
这个游戏在校园课间时间非常容易实现,让学习和运动合理安排,同时也提高了同学的体能,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将奔跑能力相近的两名同学分为一组,否则跳绳距离较短,实力悬殊让游戏失去了一定的趣味性。
李晨曦、李卓燃和陈梓萱小组游戏感受:
我今天和同学一起玩了一个游戏--小青蛙跳荷叶游戏,虽然刚开始不是很熟练,但经过协调沟通、相互激励、磨合,我们的游戏完成的越来越好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但它既锻炼了我们的协调性、平衡感,又让我懂得了同学之间要相互信任,互相认可,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是团队,我们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还带给我们很多欢乐,今后我们要多参加各项游戏活动。
张睿琪的游戏反思:
虽然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但是在这个比赛中如果有人没有讲出来故事,可以增加一些小惩罚,例如:才艺展示等,还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顺便展现个人风采。
郭忻恬同学的游戏感悟:
我对自己的创意游戏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试玩过后发现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游戏体积不合适,无法拿出去玩,如果可以把游戏台做成折叠的会比较方便;游戏桌面不够大,玩起来有点小;纸箱底部不平整,玻璃弹珠常常不受控制,看来开发一个游戏真的需要更加细心,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行。最后希望小伙伴能喜欢我的新游戏,欢迎小伙伴来挑战。
【家长感悟】
通过此次游戏创编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反应能力,而父母和孩子共同思考,分工协作,亲子关系也更加的健康和谐。
【教师感悟】
孩子们在“创编新游戏·缤纷七彩童年”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中的这次头脑风暴,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感慨我们应该花更多心思,想更多办法,去保护孩子们最为珍贵的身心健康、思想活力和交际能力。
歌曲《童年》中唱道:“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希望开心好玩的游戏、喧闹热烈的友情、无忧无虑的天真,永远是童年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