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部教学工作计划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建设 “双减”落实

作者:初中部教务处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2-08-31 14:57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初中教务处立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根据学校计划精神,继续秉承着“做事求实,做人求真”的学校校训,努力践行“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实验精神,全力实现“三个一”的教学工作目标。即: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的课程体系,培养一流的学生团队。

二、工作思路:

以全面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工作核心,优化课程建设,落实双减政策,着手开展好以下五项教学工程。

即:1.以培训提升教师为主题的强师工程;2.以课程升级优化为目标的课程建设工程;3.以提升教学质量与为学生有效减负为目标的提质减负工程;4.以服务学生与家长,切实改善学生学习面貌与学习效果的课后服务工程;5.以及以搭建平台助力师生实现理想与发展的“圆梦”工程。

各年级教学二级目标分别为:

七年级:稳定有序+兴趣引领;

八年级:减小分化+巩固提升;

九年级:规划目标+实现突破;

三、落实与实施细则

(一)实施强师工程:让老师的整体形象得到尊重与信服。

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式与学校不断壮大、人员补充逐年增多的客观现状,牢固树立强生必先强师的工作理念。实行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学科教研与青蓝工程相结合,技能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研训模式。对教师实施分层培养:以老带青“结对子”,依托“青蓝”工程,完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机制;实践锻炼“压担子”,助力更多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竞赛比武“搭台子”,依托教育教学大赛等活动,助推更多骨干教师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更上层楼“搭架子”,发挥学校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培育崇尚业务尖子的氛围。

1.加强骨干培训的力度与辐射。创设条件提供骨干教师学习提升机会,拓宽优秀教师的施展空间,同时做好学习后的讲座与汇报活动,实现以点带面,促进所有教师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

2.丰富教师培训学习形式。将学习、研讨、推广、考核验收有效结合。对任课教师,尤其是完成对新入职教师、中青年教师、以及有升学任务学科教师进行新课标考试、研讨课交流、岗位大练兵等不同形式的培训与提升。

3.加强校本教研的实施与管理。学科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围绕“定时、有效、提升”来开展。即:确保学科教研定时组织,有效开展,效果明显。做到“先研后教,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教研效果。

4.继续开展“青蓝工程”活动,以师徒帮教的形式实现教风与校风的传承与发扬。提倡鼓励师徒共同成长,共创佳绩,严格控制出徒率,将师徒汇报课、展示课、比赛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

5.面对新形势,加强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以云课堂、云辅导、云管理等为有效媒介。实现教师全员参与、全员使用,全员提升的培训目标。同时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学习与理解,实现先做“好学生”再做“好教师”的培训目标。

6. 个性化定制教师专业培训——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性、自觉性,在专业培训上设置自选培训项目,开设自选特色课程,体现自主性、多元性。教师通过培训,逐步唤醒自己的需求意识、主体意识、审辩意识、反思意识、践行意识,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课程,更好地助推专业成长。

7. 尝试构建教师评价体系——遵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与指导相结合、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全景写实性阶梯式”评价,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全面记录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和发展状况。

(二)开展课程建设工程:让学校品牌永葆青春与发展力。

以课程建设与实施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1.优化完善新课程理念下的“致真”特色课程体系

(1)组织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践行课程标准,把握好各学科、各学段课程育人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全面育人。

(2)优化完善“致真”特色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高效衔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致真”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三个层面的课程,即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综合课程,体现国家课程学校化、地方课程综合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设置五个维度,即德、智、体、美、劳,突出五育并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包含五个课程群组——致善课程、致知课程、致雅课程、致恒课程、致勤课程,分别对应六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健康生活、实践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优化基础课程内容——基础课程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逐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亮”化拓展课程内容——拓展课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形成合作、协同、互补的“合力效应”,全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发挥学生自主性,大规模组建学生社团,突出亮点项目。 发展校本特色课程,开设花样跳绳、各式球类、舞蹈演奏、心理辅导、手工制作等学校特色类课程,让学生一技傍身,自信阳光。提高社团质量,打造特色品牌。

强化综合课程建设——新课标中各学科都设置了不少于总课时10%跨学科实践主题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综合课程的主题式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各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升学习综合效应,使其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

2.构建大思政教学模式,促进学科融合与整合。将政治思想、社会科学、道德法治、时事政治等内容结合,促进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家国情怀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3.加强英语学科的听力训练、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训练、做到有训练(实验)计划、有课时安排、有总结反馈。

4.开设劳动课程。将劳动教育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生活技能、探究服务、创作体验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三)落实提质减负工程:顺应时代发展,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教学工作以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为宗旨,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为目标,从打造魅力课堂、夯实教学常规、坚持作业改革、提升教研实效四个方面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1.落实“三级路径”,打造魅力课堂

在进一步规范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循序渐进地落实课堂发展的三级路径: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课堂;生生之间能够进行深度讨论的课堂;合作解决大问题的课堂。

坚持打造魅力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课堂上要夯实各学科基础知识,发展能力,掌握学科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魅力课堂,构建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教师必须能够清晰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和贡献,以明确教学的终极目标;必须准确把握本学科的体系结构、学科思想方法、学科大观念和核心概念,以选择和确定教学的内容载体;必须熟练掌握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以确立适宜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必须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以便开展恰当的教学评价,反馈教学效果,进而帮助教师自己检视和反思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各个环节。

探索实施小初衔接的有效措施。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初之间的有效衔接,让小初衔接小整体与基础教育大整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完善培优补差的策略,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培优补差方案,分析差异、寻找根源、针对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常抓不懈,完善培优补差的策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方法与帮助。力争做到有措施,讲方法,重实效,让学生们在不同起点处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与希望。

2.做精“七项常态”,做实“七个到位”,稳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常规性做好教师考核、推门听课、教案检查、巡课检查、教研检查、综合评师、教学大赛工作,实现常规检查改进到位,备课反思到位,研讨效果到位,听课讲评到位,师徒帮教到位,总结经验到位,引领指导到位。

(1)继续落实课堂责任制,明确谁的课堂谁负责。继续执行堂堂查课制度,坚决杜绝出现空课,乱课,私自调课等现象。检查中既查学生秩序又要关注教学内容实施与学生完成效果。

(2)坚持教务处负责的主任、组长深入课堂听课制度,通过大量的了解与调研来总结推广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解决发现问题,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3)落实完善作业检查制度。通过检查作业,听取反馈等方式了解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切实减轻学生无效的课业负担,制定有效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研制统一的实验学校课后作业本。

(4)定期收查教案、听课笔记等教学用品,继续执行月考核制度并完善。以便于及时改进发现的问题,促进教师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习惯。

3.深化作业管理,巩固前期成果

落实“双减”政策中关于改进作业的要求。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处理好作业“质”与“量”的平衡、加强作业促进学生基础发展与满足个性需求之间的协调,把握作业改进与学校教育其他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探索“计划—实施—反思”的作业改进闭环;教研组要加强教研,探讨“标准+”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不断完善作业协调、存档、交流和评价机制,加强作业统筹管理。继续落实学校出台的“三不三保三到位”的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4.做实三级教研,提升教研实效

通过三个层级教研——每周一次组本教研、每月一次学科组教研、每学期一次跨学科教研,夯实校本教研,做到教师全员化、内容主题化、方式多元化、组织责任化。

(1)突出问题引领

聚焦教学现存的突出问题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业质量标准转化落地等新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完善以问题为引领的教研制度。将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持续思考研究,使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成熟的实践经验更好地结合。

(2)精细打造流程

设计科学合理的流程和活动,探索并确立校本教研五环节——“知、研、行、思、变”。“知”是前提,“研、行、思”是关键,“变”是结果。教师知行合一,谋变求新,走向教育教学的更高境界。

(3)创新教研模式

积极探索网络教研、主题教研、项目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组建城乡教研共同体等教研新形式,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推动教研、培训、教学融合互动,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4)强化管理策略

通过强化管理,做到组本教研管理精细化、学科组教研主题化、跨学科教研协同化。

组本教研——做到新课标研究到位、新教材挖掘到位、学生基础分析到位、学习过程设计到位、技术融合支持到位、作业布置反馈到位。同时注重组内的“微教研”,随时随地开展可见的教研,提升整体水平。

学科组教研——采取“主题引领+同课异构+辩课”的形式,做到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准备团队化、抽签上课随机化、反思辩课全员化。

跨学科教研——以年级组为单位,依托课标、教材,各学科协同教研,做到有主题、有设计、有课例、有研讨、有学习、有交流。

校长、教学副校长、主管主任全程参与、指导、引领、管理教研。

(四)加强课后服务工程:让学生和家长成为最实在的受益者。

1.丰富服务类型,利用好社团类、辅导类、锻炼类、拓展类服务项目让学生充分利用好服务时间,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提升。

2.提高服务实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制定服务方案。老师们要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让学生们在服务课堂上能够积极踊跃的投入、一点一滴的改变与进步。

3.加强管理,科学规划,用有序营造有效,用严谨责任与细致入微的态度确保课后服务活动真正实现利民、惠民的工作目标。

(五)启动圆梦工程:推动教学活动全面的向纵深、横向发展。

合理设置师生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收获,有提高,有回味,圆老师和学生的职业梦、成功梦和理想梦。

(1)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比赛与教师技能展示等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2)提倡学生在各学科课堂深入钻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用知识与文化充实头脑、丰盈自我,发现特长,取得佳绩。

(3)继续开展好学生社团活动,创建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管理有序、利于成长、丰富校园的社团文化形式,让学生通过社团学习爱上学校,健康自信、快乐成长。

(4)创设不同平台与形式表扬成功者、鼓励努力者、帮助有志者。

其它方面:

1.加强功能室的管理。明确实验室、语音室、活动室、会议室等责任,做到专人管理,清扫及时,记载准确,检查到位。

2.做好九年级的备考迎考工作,以师德高尚、技能高超、责任心重、善于合作的优秀教师队伍组成九年级把关队伍,争取以最佳状态,最好成绩延续教学辉煌。

3.配合其他有关处室完成好防疫、安全、良好习惯养成等方面教育与管理,认真及时的完成好上级各部门开展的教学方面相关的活动与检查。

4.配合办公室做好教师日常考勤,按章办事,实事求是。

5.继续开展好评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收集社会、家长等方面对学校教学方面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客观分析,合理解释,妥善解决,促进我们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质量不断改进与提升,提升学校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与影响。

附:具体教学工作安排:

八月:

1.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学习,业务考试

2.组织语、数、道法、综合实践等学科参加市岗位大练兵比赛。

3.全体教师会,落实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4.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明确责任与工作任务,按照学校计划拟定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开学后第一次学科组教研,布置备课、安排办公地点等。

5.教师备课

6.检查教案等。

九月:

1.开展教学常规大检查。(听推门课等)

2.暑假作业评展

3.启动青蓝工程,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培训。

4.教学成绩总结会

5.教务处做好学籍管理等相关工作

6.筹备实施课后服务工作

7.进行月考核并公示

十月:

1.学生学科兴趣竞赛

2.部分家长座谈会,了解学情,及时反馈与处理发现的问题

3.全市教研

4.教务处深入课堂听课

5.进行月考核并公示

十一月:

1.组织期中考试、评卷及分析讲评

2.召开期中教导例会

3.家长会

4.教务处深入课堂听课

5.进行月考核并公示

十二月:

1.七八年级部分学科竞赛,九年级质量反馈

2.青蓝工程验收

3.组织对非考试学科以及考试学科按要求进行考查

4.教务处深入课堂听课

5.期末结课

6.进行月考核并公示

一月:

1.复习备考

2.期末考试动员

3.考查学科成绩登统

4.期末考试、评卷、分析

5.教学资料归档

6.期末总结,收缴教师教案、听课笔记、教研记录本等材料

7.完成学校及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