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部德育工作计划

作者:小学部教导处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1-08-26 22: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和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全方位把握德育内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完善德育基本模式,持续创建德育特色,继续推进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小学德育体系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二、重点工作

(一)凝心聚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树立全员德育意识

探索并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以学校德育为主导,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延伸。学校德育工作中,继续鼓励所有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把德育贯穿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实现人人德育、时时德育、事事德育、处处德育,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2.强化德育主体责任

(1)突出抓好班主任队伍的梯队建设,开展班主任青蓝工程进行师徒帮教,对年轻班主任进行业务培训,对优秀班主任进行重点培养。如继续组织班主任成长工程的系列培训和德育项目化学习的系列活动;组织班主任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体验与书籍为伴、与智慧结缘、与榜样同行的快乐;组织教师参加市级、省级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心理剧比赛;按照“问题即课题”的原则,结合学期末上交的德育工作案例,分年段组织班主任进行小专题经验交流与分享,提升班级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资助教师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推出资助教师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通过上述举措,使班主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实验学校德育品牌名片。

(2)着力进行科任教师队伍建设,为班主任、副班主任队伍储备力量。一方面,任课教师明确自己是课堂上管理、教育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进行指导训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要能够及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主动与班主任沟通。若遇到个人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联系班主任并协助处理,杜绝随意将课堂上的问题推给班主任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在值周工作中,树立全员德育意识、责任意识,为成为优秀的德育工作者累积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

3.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通过家长会、电话、微信群、家校联系书等方式,加强家校沟通,共同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突出发挥家委会作用,建立家校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德育队伍,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二)打造品牌,丰富特色拓展课程

小学坚持优化完善既有科技、体育、艺术等特长班,提高质量,拓展类别,打造特色品牌,其中小学一二年级尝试开设学科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校有特色、班有特点、生有特长的“一校多品”的“1+N”型教育格局。

1.重视科技教育

注重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校机器人功能室、3D打印功能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的作用,积极探索科技创新课程,组建三年级机器人比赛梯队,为我校的机器人比赛积蓄后备力量。计划11月份开展校园科技节比赛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

2.注重艺体教育

除严格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中关于手机、睡眠管理外,高度关注体质健康管理,营造积极参加“阳光运动”的氛围,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依托“三队两组”活动,积极开展足球、篮球、软式棒垒球、花式跳绳、艺术体操、啦啦操、合唱、民乐、管乐、舞蹈等训练,打造体育、艺术特色,9月份举办校园体育节(运动会、五年级篮球联赛和六年级足球联赛),11月举办体操比赛,制度性开展体育展示活动。

3.传承传统文化

开设曲艺、戏曲和非遗文化艺术特色活动课程;制定非遗校本课程实施计划,深挖非遗资源,开启有深度有实效的非遗课程。

(三)多措并举,探索特色德育模式

继续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特色德育模式,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课程育人——四项特色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将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细化落实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立德树人全面发展“101”行动计划,实现综合育人的有效途径。

(1)开设、开足、开好劳动课程。依托两校区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和“快乐种植园”,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着力打造“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教育模式横向融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和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家务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

(2)开设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课程。坚持上好《人与自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生命教育课),提高自助自护和自我教育能力。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发挥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教师的作用,重点做好心理偏常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帮教转化工作。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参加锦州市校园心理剧展评活动。

(3)着力构建系列化班会课程。根据学生年级特点,依据德育要求,精心选择主题,形成正规的班会课程。

2.文化育人——开展文化建设,注重浸润感染熏陶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尝试构建楼宇文化、楼廊文化,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打造班级文化,让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打造网络文化,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博客等宣传交流平台,积极开发网络德育资源。

3.管理育人——强化习惯养成,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从“文明礼仪、遵守纪律、整洁卫生、健康生活、安全自护、自主学习”等方面,明确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律约束”的德育内容及要求,制订管理要求和考核标准,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继续开展班级量化评比,尝试建立“智慧校园”电子评价系统;尝试构建学生成长评价体系,探索将基础学力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特长潜力评价、习惯能力评价四项内容与学校课程体系及锦州市“101行动计划”的能力习惯相互关联,共同指向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设立一系列红领巾文明监督岗,旨在让孩子们身边的榜样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成立校园电视台,讲好新时代校园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继续开展“校园之星”评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树立身边榜样,带动学生逐渐从“他育”走向“自育”。

4.活动育人——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德育活动实效

继续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加强爱党、爱国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实验之声校园广播等多途径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成特色亮点;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不断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做好顶层设计,提升系列活动仪式感。

5.实践育人——立足项目化学习,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重视实践育人,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加强德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主题式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暑期开展以“锦州印象•追寻红色印记”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参观红色景点,探寻红色文化根脉;如中秋节开展项目化学习,传承传统文化。

6.协同育人——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家校携手共育

以育人为本,优化家校共育,开展以下工作:第一,继续做好家访和线上一对一沟通的常态工作,及时分享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工作;第二,建立家委会,完善家委会工作机制;第三,依托专家资源,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第四,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家长讲堂活动。

(四)常抓不懈,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安全工作,防患未然

以校区为单位层层压实安全责任,预防和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建立教导处—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安全宣传教育系统与隐患排查系统,通过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宣讲安全知识以及组织疏散演练等多种形式,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在中层干部、教师、学生中设立安全员,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落实“首发责任制”,及时处置意外安全事件,积极主动处置、化解家校冲突事件。

2.卫生工作,严抓不懈

根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部署,充分利用《锦州市实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严格落实“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的防疫工作机制,健全疫情防控工作台账,严格执行离锦审批、行动轨迹排查,压紧压实应急处置、校园管控、安全稳定、物资筹备、隔离救治、卫生整治、宣传引导等各项工作责任,确保校园无疫情发生。一旦发现疫情,能够快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报告,将疫情处置控制在合理范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养成良好防疫习惯。督促适龄人员接种疫苗。

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提高保健水平,大力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六病”防治工作,特殊重视传染病防治和监控工作,开展定期消毒工作,注重防疫知识宣传,增强学生防疫意识和能力。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