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初中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孟 强

作者: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 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09-11-01 00:00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教师逐步教会学生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的同时,还应注重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环境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针对有些课文的内容,让环境教育成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教学说明文《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课时,利用世界雨林分布图和雨林的作用介绍等资料导入课文,使学生认识雨林环境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是首先介绍雨林正在逐步遭到毁灭,再介绍雨林毁灭会带来怎样的世界性灾难,使学生认识到雨林正在被毁灭的严峻现实及可怕的后果,最后通过理解说明语言特点及分析运用的说明方法进一步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祖国和人类的未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同样,说明文《善待家园》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实施综合治理的迫切性,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做合格小公民。在教学中,首先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总分总的结构,然后重点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理解文章用事实说话的手法,明确文章所列举的事例:文昌市破坏珊瑚礁,导致海水入侵;东三岔村搞好综合治理,安然度汛;松树沟村在汛期来临之前无动于衷,导致失去家园;内蒙古大规模开荒、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进而了解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使学生领悟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要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保护环境,实现很好的环境教育的效果。 
拓展延伸中渗透环境教育。例如在教学事物说明文《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一课时,当学生了解针鼹的特征,把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拓展延伸,假如中央电视台有奖征集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词,希望同学踊跃参加,然后同学设计广告词全班交流,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的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视频,学生在亲眼目睹各种珍稀动物都被人类猎杀的血淋淋的画面,特别是看到广告将要结束时伴着警钟声出现的字幕“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时,会强烈地激起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力地教育了学生。又如教学散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时,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周围筑起现代建筑或者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设施的我国一些自然风景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畅谈观看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应该保持自然风景的原生态和自然美,不应该给它们加上过多的人为的痕迹,那样才能使人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树立维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再如教学说明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一课时,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展示一组海洋污染的图片,让同学们在看完一幅幅海水污浊、死鱼浮动、垃圾成堆的图片后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要想使海洋成为未来的粮仓,就必须保护环境,保护海洋,注意可持续性发展,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吞食苦果的是人类自己。
努力挖掘渗透点,即时渗透。教学《竹林深处人家》一课时,当学生感悟到江南竹乡竹林的茂盛无际和竹乡生活的闲适、惬意后,为使学生理解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齐读文章的结尾,“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使学生很容易的体会到作者对竹林深处的印象之深刻,表达作者对江南竹乡生活的向往之情,可谓是一往情深。从此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竹文化对人的熏陶,让学生体会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在教学散文《石缝间的生命》一课时,使学生认识那石缝间顽强的生命——野草、蒲公英和松柏,了解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是如何生长的,具有怎样的生命特征,感悟到人要像他们一样坚强、勇敢地和命运抗争。同样教学散文《囚绿记》一课时,让学生探讨为什么作者要选择窗前墙壁上有一株常春藤的房间,后来他又为什么把常春藤的枝条牵到屋子里来,使学生理解绿色是生命活力的象征,他给在困境中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两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命的启迪作用。不仅如此,外国作品也有可以挖掘的环境教育资源,例如美国作家贝特西?贝尔斯的小说《山米与白鹤》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山米由于父母没有精力管他,他不得不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最初山米和外祖父的关系非常紧张,那么,是什么原因拉近了山米和外祖父的距离呢,是什么使山米喜欢上外祖父了呢?这个问题是贯穿本文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对课文学习的不断深入,使学生了解到外祖父对动物的挚爱之情打动了山米,使他变得成熟、有爱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爱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人要对动物对大自然有爱,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又达到很好的环境教育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只要对课文的主旨进行准确深入的挖掘,恰当的做好教学设计,一定能够达成良好的环境教育效果,从而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为有利于为人类的将来创造美好的前景。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