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绿色———我们执着的追求—陈 军

作者: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 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09-11-01 00:00

  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家!在哪儿呢???”这是增城电视台〈〈公益〉〉栏目中播出的动画片,一对无家可归的可怜小鸟所说的一句话。就这一句话使我们人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创建环境,责无旁贷!和谐安宁温馨的家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们的校园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一、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基础
班级内布置尽量体现自然美与传统美的结合,清新优美。让人一进班级就能产生清爽、亲切和无限愉悦、恬美的感受。植物为我们提供新鲜的氧气;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淡水是生命之泉。教室内养十几盆花,种几盆小西红柿,养各类鱼,让同学们做护花的天使,鱼儿的饲养员,养鱼的水用来浇花,感受水的再利用,唤醒他们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校园内各种名贵的树木,花草,农作物为学生提供优美的享受,六月樱桃成熟时,全校师生品尝无污染的美味时,思索的是一种环境理念,只有对我们的植物精心培育,精心呵护,才能让他们结出硕果,才能让我们的生存空间更有质量。
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和谐育人氛围是学校环境建设的核心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因此我们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个角落,每棵植物,每个用具都是会“说话”的老师,学生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感染与熏陶。学校每株植物都告诉学生:生命是珍贵的,我们应该爱护它。班级构建文化长廊,班名,班训,班歌,班诗班徽。这些感召力强催人奋进的话语会激起学生对真理的渴望。周报和日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揭示社会热点,社会聚焦,时事评论。板报陈列教育主题,如走进科学,吸烟的危害,保护地球,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名人警句可以有选择地悬挂在教室图书角中,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扫除用具和书桌摆放井然有序垃圾合理处理,实行垃圾分类,送废纸,塑料等去再生。充分发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功能。
三、和谐班级人际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的保障
班级人际环境是班级所有成员的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良好班级人际环境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生生关系,其次是师生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是获得成功的三大要素,而“人和”又是决定性的要素
首先要协调好学生内部的人际关系。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小皇帝,具有自私,自利,懒惰,抗挫力弱等特点。因此首先我倡导“没有爱,就没有好环境”,树立“爱是奉献、爱是真诚、爱是关心、爱是责任”的理念。时时牢记“人最可贵的品质是先人后己”。通过通过班会,课堂教学,读书汇报活动等教育主阵地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爱心。最后让全班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做一件事,解决一个困难。学生于实践中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大家庭的温暖。 其次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获得教育、教学上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善于与学生交往。 这需要把握好与学生交往的原则,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一是理解, “理解一个人就等于创造一个人”;二是尊重,尊重是一种信任,一种爱心  ;三是宽容,宽容是教师思想境界的标尺,也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展示,是引导学生向上的第一步;四是平等,即人格的平等,只有达到这种平等,师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师生同舟共济,互相尊重信任,班级处处就会洋溢着融融春意。
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面对同学们日益滋生奢侈浪费现象,真让我们痛心疾首:各种优质漂亮的应该作为学生认真记录重点知识的笔记本,可是学生只因一道计算题,一句英语句子随手就写满一张纸。几乎看不见学生使用钢笔水,水性笔笔心两天一换。为了清洁而使用的一次性筷子,食堂里因同学们偏食和挑食所剩的饭菜更是触目惊心。几百元的鞋,上千元的自行车更是学生追求的品牌。资源严重匮乏,森林面积大量消失,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排放。这一切正在吞噬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学生未来地球的主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者是否知道地球正在流血流泪。地球某些资源正在枯竭。因此痛心之余,在学生中开展环保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同学们书本知识获取量虽然很大,这些间接的环保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触动不是很深。只有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才能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因此在我校研究性课题实验活动中,学生们对小凌河水质的分析。对汽车尾气的分析和检测“生膳食结构的今天与明天”、 “锦州气候的今天与明天” “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等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规范环保行为。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急不可待。因此积极行动、从我做起还我蓝天碧水
环境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在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努力探索出适合实际的环境教育新思路,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