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浅谈环境保护与青少年教育—徐迎红

作者: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 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09-11-01 00:00

【摘要】
1引言
人类进入了21世纪,庆幸着仍然是地球环境中存活的主导者。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进,总是将万物视为人类可利用的环境资源,加以占据和利用,人类这种掠夺或寄生式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人类的王朝,却伤及到了地球的自然演替,也负面回馈到人类,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全球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人类开始关注环境,试用可持续发展方法促进人与环境的统一。
环境教育,是人类为了关怀、保护与利用环境而实施的教育。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同年11月,国家教委与国家环保局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充分肯定了环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人类能长久在安全稳定的地球环境中永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人们了解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角色及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面对环境问题时,可以采取理性地来前预防或善后处理的环保行动。对于人类而言,引导与教化人们如何在环境中生活、生产与生态的永续发展,就是环境教育。
2现实环境赋予人类的责任
当北方的沙尘暴肆虐、沙漠化日益加剧的时候;当南方的绿水被污染、荒漠化在扩大的时候,我们赖以生存、本该享受的环境却正在日益成为我们的精神负担。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等黑色的环境污染破坏着我们的生活,折磨着我们的灵魂,于是一个强烈的声音——“绿色中国”   就显得益发珍贵。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长远的社会进步。  为了“绿色中国”进行“绿色长征”  吃饭、喝水、点灯、取暖,为了生活,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消费大量的资源。从纯经济的角度讲,消耗了就必须付费,每个人都要承担生态账。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说,矿山、河流、树木等自然资源都应该进行经济核算,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自然资本论,就是要从经济角度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环保专家说,环保最大的敌人是无知、冷漠与贪婪。要唤醒全社会的关注和良知,使人们承担起环境责任,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次严峻的“绿色长征”。这需要勇气、义气、正气,甚至需要和气。我们要自强、自立。在环境保护方面,城市人消耗多,更应该接受教育,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从子孙后代的角度出发,当代人应该为下一代人支付生态环境租用费。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提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尚豪风,豪宅、豪车、豪宴等应该受到关注。消费是个人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公众消费应该有起码的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建立起公众消费的社会道德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挪威在绿色经济化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探索。挪威王国公使级参赞贺爱民在绿色中国论坛上介绍经验时说,关键是要有广泛的公众参与、有效的政府组织和有洞察力的媒体的参与。要从幼儿园到大学建立一套完整的环保教育体系。只有当全社会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大家都来为生态保护买单时,我们的生态保护才能真正走上健康之路,“绿色中国”也才能成为现实。 
3对青少年的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决定着下一世纪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绿,是生命之色,生命之源,也应是教育之色,教育之源。 环境宣传和教育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国把搞好环境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建绿色学校,倡导绿色教育,首先要统一认识,确立绿色观念,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
成才必先育人,只有当知识与品格、意志、价值观倾向等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才能培养健全人格,造就有用人才。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高层次上和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国未来命运决定于今日之少年,他们能否经受严峻的考验,能否完成伟大的使命,成功之动力在于学校教育。学校应当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教育日程,把素质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证明,环境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密切相关,它决定着这一代少年由受环境教育影响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人要发展首先要生存,而人要生存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我们应把爱护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人格教育目标。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事业应该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这包括要求青少年学生自己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只有首先尊重自然,自然才会“尊重”人,有效地服务于人。人对自然的改造,要把眼前的局部的需要同长远的、整体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促进自然界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当代,环境道德已成为每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思想素质,是健康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让学生树立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口、资源以及生态平衡)的全面思想。
环境教育、环境科学是一门新的、涉及多学科的科学,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道德观、意识观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环境教育也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新兴领域。
4对青少年的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的途径
4.1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创造和谐育人环境。从开关到班级的墙报等文化建设体现环境育人,在教室的布置上,让班级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班级养鱼、养花美化环境,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4.2持续开展环境教育,通过学科渗透与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相结合;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法制观念教育相结合。
通过环境教育,首先要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3有计划地对环境教育工作进行研讨,开设公开课,尤其是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验演示、药品处置、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时,有机地结合环保知识,做到细水长流,让涓涓细流浇灌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人格素质。当然,人的主动的、全面的发展,又决定了它不可能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第一课堂”、“讲堂讲授”,它必须借助师生之间更充分的交往,受到更富有生气的各种经验的影响。
4.4重视环境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环保课题研究,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人格品味。在我班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们都选择了与环境有关的课题,并写出环保科学等优秀小论文。
4.5每年结合各种纪念日进行宣传教育,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五月三十一日“世界无烟日”、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并每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办了专刊。
4.6与学雷峰为社会做好事等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青少年环保护监督队,分块包管校内外区域卫生和绿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5结束语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面临许多问题,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环境保护的教育,让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好。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