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的第一首诗》教学反思——胡淼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作者:胡淼发布时间:

新学期伊始,我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们进驻我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沉浸式教研活动。其间,作为新晋教师的我所执教的《我的第一首诗》得到了奚素艳老师的听课和悉心点评,获益匪浅。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究竟该如何上好一堂语文阅读课呢?通过上课,我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堂好的语文阅读课要“有人”、“有变”、“有效”。

一、“有人”——尊重孩子独特的情感体验

我们的课堂要真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帮助他们成长,实现他们的成长,因此,我们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生命生长需要出发。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中,在探究“同一首小诗为什么会引起巴德如此复杂的情感变化呢?你如何理解爸爸和妈妈的评价?”这一问题时,孩子们有说妈妈“溺爱”孩子的,有说爸爸太过分的......这种情况下,我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读书,到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顺势走进巴德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有变”——灵活选择多样性的读书方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需要用“读书”贯穿课堂的始末:预习的时候要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的过程中要读课文,品读文本、体悟情感;学习之后,还要再读课文,个性化地读出每个人对文章的不同理解。

奚素艳老师说:“我们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要根据需要灵活的选择常见的读书方式。为了便于思考,我们选择默读;为了便于想象,我们选择轻声读;为了抒发情感,我们选择有感情的朗读......”此外,读课文,不应该只是会读、读出感情,只要课堂上有问题,我们就应该引导孩子读书,在读文中找答案。

我在教学中,前半部分重点引导孩子找出爸爸和妈妈对“我”的第一首诗进行不同评价时的表现,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体会课文情感。如果在解读文本之后,能带领孩子分角色的朗读课文,对文章的理解可能会效果更佳。

三、“有效”——小组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

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习“父亲、母亲对‘我’的第一首诗的评价以及‘我’的情感变化”时都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出学习的线索之后,让学生在默读中感受文本,同时进行批注,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生生交流,共享成果。接着全班交流,师生互动,多元解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大班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看来,要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有三:一要明确学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但绝不意味着他们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发挥组织、引导者的作用;二要明确自学任务,课堂上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能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既提高孩子分析问题、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也能减少答非所问现象的发生,大大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三要学会耐心地等待答案从孩子嘴里说出来,我们一方面要大胆地放手,把问题交给孩子去解决,还要学会静待花开,我们要耐心地引导,层层深入地引领孩子接近答案,获得答案。

老师们对我的听评课结束了,但是我的思考并未结束,我的教学之路更是刚刚开始,非常感谢奚老师和我们六年级组的全体老师的指导,无论是“真美”式的鼓励,还是“真糟”式的鞭策,我都会诚心接受,并将继续谨慎驾驶自己的风帆,向成长的彼岸驶去。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