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团结的力量》教学反思——杨英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作者:杨英发布时间:

《团结的力量》是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农夫的八个儿子成天为一点小事吵吵闹闹,不可开交,于是农夫请教村里的长老给他想办法,长老采用折筷子的办法让孩子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从此,八个儿子亲亲热热,团结一心。 如何将这篇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深入到孩子们心中,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想了一些办法。

首先,我从生活中的团结的事例入手,为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内容作了铺垫,从而引出课题《团结的力量》。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而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基本的教学任务,我在课件中出示了自学提示:  1、 长老是用什么办法教育农夫的儿子?   2、在折一根筷子时,儿子们说了什么?结果怎样? 3、这时长老是怎么做的?  4、八根筷子同时折时,儿子们是什么表情?  5、为什么一根筷子轻轻一用力就折断了,而八根筷子捆在一起就很难折断呢? 6、这时候农夫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用“— ”画出有关句子,并说说自己对农夫说的话的理解。  让孩子们先通过自学,独立思考完成以上学习任务,然后互相交流,将自己还不会的地方跟同桌商量,这样,孩子们在不经意中,又经历了一次团结合作的过程。而我,也实现了 “自学”“互学”过程。  接着,在检验环节,我让孩子们将学习情况一一汇报,简单的都弄懂了的,一笔带过,稍有难度的,譬如“提示6”中对句子的理解,我让孩子们先说说自己的理解允许他们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孩子,哪能理解得那么透彻,就算理解了,在表述时也很难说得那么流畅。这时候,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合作者之一的我也该帮帮忙了,我综合了孩子们的说法,进行了一下整理,列出了一段完整明了的话:单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不能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只要这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这样,孩子们在头脑中已随着八个儿子,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最后,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举例说明团结的重要,孩子们的思维比较开阔,说到了运动会上的接力、特长课上踢足球时的配合、出黑板报等。我顺势出示了“5.12”汶川大地震人们家园被毁、亲人生离死别的图片,以及全国各行各业的人民尽自己所能参与救援、慷慨解囊的图片。课件停留在“我们在一起”几个大字的画面,我让孩子们再次谈谈自己的感受,孩子们都深刻地体验到:今后,我也要帮助有困难的人,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团结;团结能帮助我们共度难关;不团结,就什么事都做不好„„  听到这些,我感觉到了欣慰,我想,今后孩子们应该再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跟同学斤斤计较了,他们一定会在学习的道路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甚至在以后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他们应该还会记得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的故事。今天,在给孩子们上这一课的同时,我们何尝不是也给我们自己上了一课呢? 

回顾自己的这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对语文工具性的一面把握得不够,对句段的理解及文章的朗读训练做得有些欠缺,今后还得加强。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