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上英魂》教学反思——孙傲

来源: 实验学校作者:孙傲发布时间:

辨析字词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基本功的环节。学生抓住了关键词,如何做到有效地“咬文嚼字”,让学生的思维在此得以提升和发展,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在跟踪听课的时候,我选择了《海上英魂》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甲午战争中,清军将领邓世昌顽强作战,最后以身殉国的故事。

课堂上,针对我的问题“从哪些语句体会到邓世昌英勇顽强?”学生们很快抓住了文中关键性的一句话:“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发炮,屡中敌舰。”我一阵窃喜: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中有人说应该抓住这句话中的“密集”一词体会。邓世昌能冒着密集的炮火与日军作战,非常勇敢。于是,我让他说一说“密集”一词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很容易地说出是“炮火猛烈”。然后好像是大功告成一样,自信满满地坐下了,留给我的是一大堆的补白。那时我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照搬”资料中的内容或者是根据固有的认识去理解,其效果是有限的,更谈不上有效教学。但是因为急于处理更多的教学任务,我匆匆忙忙地过渡到下一环节:他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邓世昌的勇敢,这名学生读得比较平淡,又叫了一名学生依旧读得很平淡。

现在想一想,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中有效地朗读,就必须将词语与其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在仔细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咬文嚼字”。尽管学生知道了词语本身的意思,但是没有构建出它的准确而生动的形象,如果能等一等,让学生充分地理解,通过议论,看录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战斗的激烈,不仅能让学生真正地记住词语的意思,体会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更会因为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记住这个词语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而后形成能力。

这堂课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许多不足。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