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劳山道士》教学反思——刘屹立

来源: 实验学校作者:刘屹立发布时间:

《劳山道士》是一篇构思奇巧,意蕴深长的讽刺小说。课文讲述了一个叫王七的人到劳山拜师学习法术,由于不愿吃苦,最终学无所成的故事。这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说明好逸恶劳、动机不纯、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只有不畏艰辛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本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采取了双线交织的方法。课文共13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故事的开始:王七慕道,去劳山拜一道士为师。第三至第十二自然段记叙了故事的发展:王七不堪“早出晚归,砍柴割草”的艰苦生活,打算回家。看到师父显神通,归念暂息。后来他还是忍受不了,向师父辞行,求授法术。第十三自然段交代故事的结局:王七回家炫耀,头上撞了个大包。整个故事是按拜师求法、看师演法、缠师授法、离师失法的线索来写的,这是明线。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有一条暗线,就是王七不愿吃苦,投机取巧,有了一点本领就炫耀。明暗线交织得巧妙自然,使情节波澜起伏,峰回路转,曲尽其妙;特别是悬念的运用,奇幻的细节,令人欲罢不能。

授课结束了,我和学生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们惊叹于道士们玄妙的法术,也为王七的半途而废感到惋惜,下课之前我及时的推荐《聊斋志异》这部著作中的部分作品,把学生带入大家的境界。此堂课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效果非常好。

1、导入。本故事一波三折,奇幻的细节更是令人浮想联翩,学生多会主动提前预习。借这篇优秀作品帮学生认识又一部经典作品。因此在导入阶段让学生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四个场景的名称,加深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初步印象。

2、分段阅读,理清情节。文章虽然较长,但线索清晰,我组织学生分段阅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成效,在自读时交给明确的学习任务,以小标题的形式理清文章脉络。

3、引导欣赏精彩段落。劳山道士身上显示出奇妙的神话色彩,纸月光满屋,壶酒饮不尽,筷子化嫦娥,酒席移月中。这体现了人们千百年来对神仙境界的向往,爱幻想的少年儿童会喜欢。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我从此处切入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而且,这一部分看似与批评王七的主题无关,实则为王七归念暂息和急于求法以至回家炫耀埋下伏笔,反衬出王七的可悲,突出了主题。实际上这一部分确实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得很精彩,值得欣赏。

4、辨明内涵。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这篇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这里不要求千篇一律的答案,只要讲得有道理,我就给予肯定,既尊重学生个性,更在于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从王七有志向但没有学到真正的仙术就回家了,感悟做事应该坚持到底,有恒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可从王七见人就吹嘘结果出了丑,领悟我们要“洁身自守”,不可骄傲自大。也可从王七不知反省、责骂师父,感悟失败后应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重点引导感悟“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虽然觉得课堂整体把握较好,但我觉得课堂上缺少必要的朗读环节,其实课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本节课的目标重点并不在朗读上,但是不是也应该适当有一些指导朗读的地方,我想这应该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