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李红

来源: 实验学校作者:李红发布时间:

随着孩子们响亮的一声“老师再见”,《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结束了。回顾从选择上哪一课,到选择采用哪种思路上课,发现自己的心情始终是在不断选择,不断地取舍之中煎熬着,最后还是遵从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选取了最简单最原生态的阅读+感悟+交流的教学程序。

 进行教学设计之初,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绝大多数的设计都是从题目中的“壮”字入手,引导学生读文,体会文中哪些描写能体现五壮士的“壮”,这一思路,看起来十分清晰,学生的学习能抓住重点,如果我照搬过来,省心省力。可是我反复读了几遍课文,发现如果这样先给学生一个框框,让学生拿着这个框去找哪些描写可以放进来,学生自己的读文体验又从何而来呢?所以,我不能选择这样的教学思路。那么从哪里入手能更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备课中习惯性的浏览了书后思考题,让我豁然开朗,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从学生印象最深的场景细节入手,去读,去品,这应该不失为一种返璞归真的教学。于是,我设计了这样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找到你印象最深的场景,反复读一读。

用“    ”画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语句,想一想,感受到什么,写批注。

带着感受,把画出的语句朗读出来。

在这个问题的统领下,我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告别喧嚣,返璞归真,上简单的语文课。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